共同生产视域下社区治理主体合作困境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基于 M 市 P 小区的案例分析
周 维 1 李永洪 2
( 1.山东大学,山东 青岛 266237;2.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9 )
[摘 要]多元治理主体间的合作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绩效提升的重要因素。城市社区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现有研究未能很好地揭示各主体间合作的影响机理。借助共同生产理论搭建治理主体合作的“输入—加工—输出”框架,以 M 市P小区为例,分析主体间合作困境的形成过程与生成机理。研究发现:议事沟通平台悬置、社区“两委”权威弱化及技术应用形式化造成输入端治理要素收集效率低下,避责、逐利与抗争逻辑导致加工端对治理要素的处理失当,公共价值、身份认同和参与共识难以形成导致输出端主体对合作前景的消极评价,种种因素叠加导致主体合作关系破裂。可通过提高输入端治理要素的收集效率、引导加工端主体行为逻辑转变、引导治理主体对合作前景形成乐观预期,促进治理主体实现有效合作。
[关键词]社区治理;共同生产;多元主体;合作困境;生成机理
阅读全文请到知网下载